導讀:從結構上,iP1配備有一個無線電控制的電子鎖,射手必須佩戴一塊配套的手表,手表里的RFID天線不斷發射無線電信號,保證槍和手表的距離不超過20-30厘米就能開槍。這個設計基本上是毫無意義的:如果手表和槍都被搶了,那該怎么辦呢?而且,這個電子鎖很容易就能拆下來,把iP1變成一把普通手槍。
最近一段時間,國內外各大媒體都開始報道一則新聞:美國一家公司開發了一種智能手槍,即將開始上市銷售!
對于這種消息,軍武菌其實一般都懶得多看,因為智能手槍這個概念實在是早就爛大街了。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,早在21世紀初,就已經有人提出開發一種只能由經過授權的人使用的槍械,防止槍支被兒童誤觸,或是被人盜竊后用于犯罪。
▲國內廠家推出的18.4毫米智能手槍
智能手槍的概念提出后,很快就有廠家拿出了相應的原型槍,就連國內廠家都開發了一些類似的產品。但由于相關的技術很不成熟,最終這些槍的結果都是徹底失敗。
▲智能手槍要是這么提示,估計就離死不遠了
不過,這次出現的新型智能手槍,或許并不完全是騙錢的垃圾或營銷的噱頭,而是一種真正具備實用功能的全新產品。
▲凱·克洛普費爾
2016年,時任美國總統奧巴在控槍演說時提出,為什么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,給手槍裝上指紋解鎖的智能鎖呢?僅僅幾個月后,一名年僅19歲的少年凱·克洛普費爾向投資人和媒體展示了他的最新作品:一支經過改裝,具備了指紋解鎖保險功能的格洛克22手槍。
▲Biofire Tech的技術驗證槍
通過這個粗糙的原型,凱不僅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,還得到了豐厚的投資,并組建了生物射擊科技公司(Biofire Tech)。而在7年后的今天,這家公司終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種產品:Biofire智能手槍。
▲Biofire智能手槍
從外形上看,這種智能手槍比普通手槍的尺寸稍微大一些,為了容納電路系統和電池,智能手槍肯定要比普通手槍更大更重。在手槍的一側集成了指紋解鎖系統,后方則設置有攝像頭和指示燈,用于識別射手的身份。
在使用上,智能手槍和普通手槍幾乎沒有任何區別。第一次使用時,射手需要錄入自己手指的指紋和人臉識別信息。為了保護用戶隱私,這些數據全部儲存在手槍的芯片內部,不會聯網上傳。
錄入信息后,射手只需要抬起手槍,手指自然就會搭在指紋解鎖的位置完成解鎖。如果指紋解鎖失敗也不要緊,手槍后方的攝像頭會同時對射手進行面部識別,只要面部和指紋有一項通過,槍支就能夠正常開火。
在此之前,雖然已經有了幾種智能手槍,但無一例外都沒有達到實用水平。2006年,德國Armatix公司推出了iP1智能手槍,顯然,這個名字就是在碰瓷iPhone智能手機。
▲iP1手槍,這玩意看起來就非常劣質
但問題是, iP1手槍看起來非?,F代,但作為手槍來說,這玩意完全是不合格的。iP1手槍發射的是威力極小的.22口徑子彈,最多能用來打鳥,不論是軍用、警用還是防身都不合適。
從結構上,iP1配備有一個無線電控制的電子鎖,射手必須佩戴一塊配套的手表,手表里的RFID天線不斷發射無線電信號,保證槍和手表的距離不超過20-30厘米就能開槍。這個設計基本上是毫無意義的:如果手表和槍都被搶了,那該怎么辦呢?而且,這個電子鎖很容易就能拆下來,把iP1變成一把普通手槍。
▲這電池也太離譜了
最離譜的是,iP1好像完全沒考慮過手槍是一種武器,而不是遙控器或者手機,他們直接在iP1上設計了一個蓋子,裝進兩顆7號電池供電。不要說是在戰場上,就算陰天下雨,這槍都可能短路報廢。最后,Armatix公司因為這個失敗設計賠了一大筆錢,設計師也被公司優化掉了。
但Biofire智能手槍的設計要先進得多。這種手槍的設計定位非常明確:這并不是一支適合所有場合的槍,而是專門用于家庭防衛的手槍。
如果你居住在美國一類的危險地區,家里肯定是要有把槍防身的。為了保證危急時刻能夠用得上,防衛用槍一般都是擺在觸手可得的地方,而且裝滿子彈甚至上膛的。但如果家里有小孩,這槍簡直就是個不定時炸彈,萬一被孩子誤觸走火傷人了怎么辦?
而且,美國的治安環境非常差,入室盜竊的案件時有發生。如果是丟些普通財物也就算了,萬一家里的槍丟了,很有可能就會被拿去犯罪。不要以為這是小概率事件,光是軍武菌認識的人,就已經有兩個在美國丟過槍支彈藥了。
▲把槍鎖起來確實安全,但也沒法拿起來用了
所以,Biofire的主要設計思路就是:既要保證這支槍能夠拿起即用,不需要繁瑣操作,又要防止槍支被未經授權的人拿去使用。像iP1那種半吊子設計肯定是不行的。Biofire為了實現這個效果,下了很大功夫。
首先,Biofire手槍不是一種用來日常攜帶執勤的勤務手槍。這槍的尺寸太大,電池也需要充電,不適合軍隊或者警察。在平時,Biofire手槍可以直接插在充電基座上,隨槍配備的顯示器還會向用戶顯示手槍的狀態,也不用考慮電池耗電的問題。即使單獨拿下來使用,Biofire手槍的電磁也能連續使用幾個月。
由于是專門設計用來家庭防衛的,Biofire手槍基本不需要考慮戰場或者戶外的惡劣環境,也不需要考慮陰雨天氣,因此不存在惡劣環境下失效的情況。雙重解鎖機制也能在起到備份效果,最大程度防止了解鎖失敗導致武器無法使用。
更重要的是,Biofire手槍采用了電子扳機,射擊時不再依靠機械部件直接擊發,而是電子開關控制槍械擊發。如果暴力拆下手槍的電子鎖組件,這槍就會變得無法發射。當然,或許有辦法繞開這套系統完成擊發,但在手槍上市之前,這種說法也只是猜測而已。
雖然比起此前的設計,Biofire手槍已經非常接近實用,并且很快就會上市銷售,但軍武菌依然覺得,這是一支存在明顯缺陷的手槍。
首先,Biofire手槍在安全性上或許接近完美,但或許有些過頭了。只要使用者一松手,Biofire手槍就會立刻重新鎖定。但手槍只在一側設置了指紋鎖,如果出于隱蔽或是受傷,需要換手射擊,這槍就不能利用指紋解鎖了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如果面部識別系統出現故障,手槍就會直接無法使用。在危急關頭,這肯定是致命的。
▲Biofire手槍的指紋解鎖只有單邊設計
軍武菌實在不太理解,為什么Biofire手槍不將指紋解鎖設計成雙邊可用的?對于一支1500美元的昂貴手槍,沒必要為了一個指紋傳感器節約成本吧?或許是由于手槍的結構和尺寸限制,不得已才采取了這樣的設計。
另一方面,電子扳機在安全性上或許很完善,但卻給武器增加了更多的風險。在連續射擊時,手槍的后坐力會讓槍支內部的電子元件受熱、震動甚至受撞擊,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,智能手槍上復雜的芯片系統是否能夠和機械結構一樣保證正常工作?只要有一處虛焊、短路或是短接,手槍的電子元件可能就會故障失效甚至徹底報廢,導致這樣一支昂貴的智能手槍成為廢鐵。
最后,這樣一支昂貴的智能手槍,能夠用上多久呢?如果某人在112年前買下了一支M1911手槍,只要保養得當,他的孫子今天依舊能將這支手槍當做防身武器。但一部智能手機,一臺電腦的壽命有多久?即使是頂配的智能手機和電腦,5年后也會成為落后設備,10年后甚至可能很難再買到配件。如果你賣了一支智能手槍,但是幾年以后公司倒閉,產品停產,你的槍又需要官方售后維修,又該怎么辦呢?
智能武器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概念,但軍武菌認為,以現在的科技水平,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用智能武器還遠遠不夠,或許在10年甚至20年后,這一技術才能真正普及。Biofire手槍的設計理念或許很不錯,但究竟有多少人會接受這種設計呢?很快,我們就能得到答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