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5月5日,AIoT研究院的分析師電話調研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。
由AIoT星圖研究院策劃的《2023 RFID無源物聯網白皮書及生態系列報告》正在啟動市場調研,該系列報告以“1份白皮書+10個細分領域市場調研報告”的形式對外呈現,該系列報告不僅展示上游環節的最新市場動態,還將重點展示10個RFID無源物聯網產業重要的細分應用領域,構建起RFID無源物聯網產業信息生態,極具市場傳播價值。
5月5日,AIoT研究院的分析師電話調研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。
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是改制后的國有獨資公司,主要經營國內速遞、國際速遞、合同物流等業務。不同于通達系、順豐和京東的快遞發展,中國郵政早年承受巨額虧損,肩負著鋪開網點到中國偏遠地區以及重要文件安全派送的責任,將網點布及全國每一個地區。如今,郵政不僅擁有最多的快遞網點,還有著最安全的運輸保障。與此同時,郵政也一直在探索著快遞行業新科技,致力于優化快遞行業的方方面面。
眾所周知,快遞業務的特點是流程長、全網型、環節多??爝f的業務全流程主要包括“攬收-分揀-運輸-投遞”4大部分,這4大部分中又有50多種標準操作環節,要求多且復雜。但是,正因為標準與要求高,快遞行業也成為了新興技術的應用池。如今,讀碼系統、采集器和巴槍等設備與條形碼的配合,以及通過視覺手段和ZETag等技術的輔助,已經大量應用于快遞行業,提升行業效率。不僅如此,中國郵政也在持續關注RFID行業的發展,研發試點基于RFID技術的快遞物流解決方案。
各環節郵件識別方式對比
對于RFID未來的潛在發展,中國郵政的王教授認為,特安郵件跟蹤和循環包裝管理會是現階段RFID可以大量應用的場景。特安郵件單價高,相對普快有較大的利潤空間,足以覆蓋RFID標簽的成本;同時,特安郵件對于安全性的要求極高,而RFID的可追溯可以大大保障包裹的安全;不僅如此,不同于傳統快遞,特安郵件具有單獨的分揀流程和場所,所以不需要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造即可實現高效準確的批量清點。循環包裝則是近年來快遞領域的重頭戲,《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》指出,到2025年,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,可循環快遞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。相比于普通快遞,循環包裝對于RFID的需求更加強烈,因為可循環本質上是資產管理,而RFID作為資產管理的最優方案,將會更多應用于循環包裝中。